热门站点
APP客户版
找律师、咨询律师、打官司, 就上好律师网
APP律师版
随时随地,接单服务,就在好 律师APP律师版
关注好律师微信
热点法律问题分析,尽在好律 师微信公众号
垄断是为了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经济地位,而经营者通常实施垄断行为来实现这一目的。垄断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违反竞争法规定的行为,我国法律对垄断行为有详细的规定。那么,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有哪几种?经营者违反反垄断法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希望这篇文章能帮您解惑。
一、垄断行为
垄断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违反竞争法规定的行为,其目的在于扩张自己的经济规模或形成对自己有利的经济地位。
我国《反垄断法》第3 条的规定,垄断行为一般指三种经济垄断,具体包括:
(一)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二)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二、经营者垄断的豁免情形
如果经营者能够证明所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定正当性,这些协协则不受反垄断法禁止。所谓法定正当性,是指符合法律规定的豁免情形。根据我国《反垄断法》规定,具有法定正当性的情形有:
(1)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
(2)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进效率,统一产品规格、标准或者实行专业化分工;
(3)为提高中小经营者经营效率.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
(4)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救灾救助等社会公共利益;
(5)因经济不景气,为缓解销售量严重下降或者生产明显过剩;
(6)为保障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正当利益的;
(7)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上述(1)~(5)种情形,经营者还应当证明所达成的协议不会严重限制相关市场的竞争,并且能够使消费者分享由此产生的利益,才能够满足法定正当性要求。
三、经营者垄断的法律责任
1、经营者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尚未实施所达成的垄断协议的,可以处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2、行业协会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处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可以依法撤销登记。
3、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4、经营者实施集中的,由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实施集中、限期处分股份或者资产、限期转让营业以及采取其他必要措施恢复到集中前的状态,可以处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5、经营者实施垄断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实施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由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实际上,垄断与垄断行为的关系并非简单地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垄断都被法律所禁止,因此,经营者在生产、买卖时应当注意自身行为的合法性,避免实施垄断行为,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上一篇: 习近平在六中全会上关于《准则》《条例》的说明
下一篇: 结婚彩礼与婚前赠与怎么区分
您还可以输入140字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World Con...
好律师
首次登录,您需要设置登录密码
请使用好律师APP扫码登录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企业实施垄断行为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垄断是为了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经济地位,而经营者通常实施垄断行为来实现这一目的。垄断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违反竞争法规定的行为,我国法律对垄断行为有详细的规定。那么,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有哪几种?经营者违反反垄断法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希望这篇文章能帮您解惑。
一、垄断行为
垄断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违反竞争法规定的行为,其目的在于扩张自己的经济规模或形成对自己有利的经济地位。
我国《反垄断法》第3 条的规定,垄断行为一般指三种经济垄断,具体包括:
(一)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二)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二、经营者垄断的豁免情形
如果经营者能够证明所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定正当性,这些协协则不受反垄断法禁止。所谓法定正当性,是指符合法律规定的豁免情形。根据我国《反垄断法》规定,具有法定正当性的情形有:
(1)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
(2)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进效率,统一产品规格、标准或者实行专业化分工;
(3)为提高中小经营者经营效率.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
(4)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救灾救助等社会公共利益;
(5)因经济不景气,为缓解销售量严重下降或者生产明显过剩;
(6)为保障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正当利益的;
(7)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上述(1)~(5)种情形,经营者还应当证明所达成的协议不会严重限制相关市场的竞争,并且能够使消费者分享由此产生的利益,才能够满足法定正当性要求。
三、经营者垄断的法律责任
1、经营者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尚未实施所达成的垄断协议的,可以处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2、行业协会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处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可以依法撤销登记。
3、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4、经营者实施集中的,由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实施集中、限期处分股份或者资产、限期转让营业以及采取其他必要措施恢复到集中前的状态,可以处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5、经营者实施垄断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实施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由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实际上,垄断与垄断行为的关系并非简单地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垄断都被法律所禁止,因此,经营者在生产、买卖时应当注意自身行为的合法性,避免实施垄断行为,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上一篇: 习近平在六中全会上关于《准则》《条例》的说明
下一篇: 结婚彩礼与婚前赠与怎么区分
文章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140字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平台大事
诚信守法经营,打击假冒伪劣,维护生活正...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World Con...
1、积极回复问律师且质量较好;
2、提供订单服务的数量及质量较高;
3、积极向“业界观点”板块投稿;
4、服务方黄页各项信息全面、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