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APP客户版
找律师、咨询律师、打官司, 就上好律师网
APP律师版
随时随地,接单服务,就在好 律师APP律师版
关注好律师微信
热点法律问题分析,尽在好律 师微信公众号
创新社会治理 建设平安中国
今年9月24日中午,江苏南京丰收河内发现一具肢体残缺的无名女尸。南京警方通过治安场所轨迹信息、出租房屋数据清理、走访调查等手段,排查尸源确认死者身份;通过网上通讯记录等梳理死者关系人,明确侦查方向和对象,不到36个小时就抓获了犯罪嫌疑人。
“刑事侦查工作是科技强警的最大受益者。”江苏省公安厅刑警总队副总队长朱俊对《法制日报》记者说,在科技支撑下,江苏命案基本做到“快3慢5不过7”,即快的3天内破案,慢的5天,基本不超过7天。
近年来,一些地方创造性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最新成果来破解平安建设领域的难题,有力提升了社会治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维护了一方平安稳定。
预测犯罪
从警15年的江苏省苏州市公安局相城分局渭塘派出所民警刘伟建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再熟悉不过的日常巡逻工作,有朝一日会依靠“机器”来指挥。这台“机器”,就是苏州公安研发的犯罪预测系统。
犯罪也能预测?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科技带来的神奇力量。
就在前不久,犯罪预测系统提示,渭塘商苑街附近一块200米乘200米的区域内,当天下午可能会发生盗窃案。据此,刘伟建和同事赶到现场进行精准巡逻。
“我们发现一名背包男子形迹可疑,准备上前盘查时,该男子扔下包逃窜。被抓获后,其交代了近期实施的数起盗窃案。”刘伟建用惊叹的口气回忆起这一场景。
苏州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陈斌华介绍说,犯罪预测系统汇集了警情案事件信息、地理信息、人口、重点人员轨迹、车辆轨迹、房价、天气等数十种约8.2亿条数据,系统通过自主关联计算、前瞻性预测,每天按巡防班次向基层公安自动推送巡防重点区域。
“这是一套像阿尔法狗一样能自主思考、计算、学习的智能系统,在苏州它已经成为了一名超级警察,它不仅是一名精明的情报分析师,还是一位很称职的巡防指挥官。”陈斌华评价说。
记者在苏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见到,中心政委施庆华打开电脑,点击进入“苏州市公安局犯罪预测系统”平台进行演示。系统将各个辖区可能高发案的区域,在地图上直观地显示为一个个“方格”,点击“方格”,该区域可能会发生的犯罪类型、预测的犯罪时段等一目了然。
“借助犯罪预测系统,基层公安机关可以有针对性地动态调整巡防重点,震慑犯罪,压降各类违法犯罪警情。”施庆华说,2014年以来,苏州市公安局逐步在市区6个分局和吴江、常熟、张家港、昆山等94个派出所试点犯罪预测系统应用,各派出所违法犯罪警情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去年10月,江苏省公安厅总结推广“苏州经验”,在南京、无锡、徐州等6个地市的公安分局试点犯罪预测系统应用,试点单位刑事警情同比均明显下降,最大降幅26.7%。
数据天网
8月30日下午,一名重点人乘火车抵达南京站,此信息立即被江苏省公安厅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捕获,一张严密盯控的数据天网随即展开:该人在江苏的活动轨迹、通信数据、上网记录、寄递情况等信息及相关画面全部汇聚至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
查看音视频、关系人、吃住行销轨迹……该重点人在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系统中的关注度不断上升,直至红色警报。9月4日,G20峰会开幕当天,江苏警方对该男子实施抓捕。
据江苏省公安厅指挥中心负责人介绍,江苏实施“数据强警”战略,从今年2月起依托省市县公安指挥中心分别建立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以挖掘数据价值为引领,推动警务模式由人力粗放型向智能精细化转变,由事中事后被动处置向事前预知预警主动防范转变。
记者在位于省公安厅主楼20层的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看到,中心整体科技感十足,正面墙上是一块长约20米、宽近5米的大屏幕;两侧设有可视化操作席;正中为合成工作区,具备联合值守、情报研判、指挥调度、热线服务等功能。
“我们将民警上门收集和通过技术手段获得的信息,全部汇集到此,研判产生情报,推送到基层一线、服务实战。同时,利用大数据拓展服务群众的路径和内容。”该负责人说,“数据强警”战略提升了江苏警务实战效能,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
借助信息化推进平安建设,各地都不甘落后。广东公安构建以人脸动态识别为核心技术的“视频云+大数据”平台,特定环境下人脸动态识别准确率达70%以上,并创建深夜出入等专业研判模型,智能发现可疑人员。宁夏银川将人脸识别智能门禁系统作为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与重点人员库和在逃人员库相互关联、自动比对,提高了公安机关信息获取和发现能力。
山东省平邑县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雪亮工程”,坚持“村庄社区一个不能少”、“重点部位一处不能漏”,全县所有行政村全部安装6个以上高清探头;建设“平安智慧社区”,居民可以通过电视或下载手机APP查看视频监控实时画面,使用电视遥控器向村社区治安值班室“一键报警”救助,提升了维护公共安全能力。
电子镣铐
服刑人员、刑释人员、戒毒人员、社区矫正人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点特殊人群,管理责任大、难度大。为此,江西省司法厅充分运用大数据、云平台技术,在全国第一个建成了容量达47万多人的特殊人群大数据平台,将全省服刑人员、刑释人员、戒毒人员、解戒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等重点特殊人群的各类数据汇聚共享、交互应用,并全面对接公检法机关的相关执法类数据,实现一个入口进入、一个平台整合、一个标准分析、一个界面展示,真正做到对特殊人群的可查、可控、可帮、可管。
监狱服刑人员送外就诊如何确保安全,也是社会关注的话题。
记者在江苏省监狱管理局指挥中心看到,大屏幕上呈现10个清晰连贯的动态视频画面——为当时全省所有送外就诊服刑人员的实时画面,共10人。其中,9个为服刑人员在医院检查、治疗的画面,1个为送医途中押解车上的画面。
江苏省监狱管理局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朱志良告诉记者,江苏监狱开发应用外出就诊服刑人员押解智能管控系统,运用移动视频监控和电子镣铐定位等采集服刑人员在外的实时场景及运动轨迹,实现全程监控、即时通讯和无线定位。“电子镣铐具有定位、报警功能,服刑人员一旦超出设置的规定距离,比如离开民警5米,系统将自动向指挥中心及看押民警发出报警,以便在第一时间快速处置”。
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截至今年7月份,全国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181.9万人,在册70.6万人。北京、浙江、湖北等地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采用电子围栏等加强日常管理和考核,确保社区服刑人员不脱管失控。
江苏司法行政机关推广社区服刑人员电话语言汇报、生物识别考勤、电子定位核查等技术应用,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配备矫务通、执法记录仪等,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矫务通APP实现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定位监管、现场执法取证和信息查询等,提升了智能化监管水平。
苏州市司法局社矫处副处长孙华磊打开自己手机上的矫务通APP,任意选择一名社区服刑人员,该服刑人员当时的地理位置、活动轨迹跃然屏幕上。有了矫务通,监管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不久前的一天,孙华磊下班回家后通过矫务通抽查社区矫正重点人员,发现常熟一名社区服刑人员有越界行为,核实后该违规人员被警告处分。
云上法务
如何为人民群众提供规范、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大数据的力量让江西公共法律服务的发展升级再次破题。
江西省司法厅启动建设了全省公共法律服务云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整合全省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人民调解、法治宣传、司法考试等资源,通过“互联网+法律服务”的形态,将全省数万名法律服务专业人才连接在了一起,实现了网上找律师、办公证、求法援、寻鉴定、要调解,形成了“云上法务”。
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平台办理群众咨询法律问题1.6万余件,办理法律服务事项1.5万余件。群众称赞道:“法律服务,足不出户;手指一触,网上自助;敲打键盘,事就办完。”
上一篇: 聚焦供给侧改革:政府基金引导 社会资本跟跑
下一篇: 上海颁出个体户五证合一“首证”:个体户有了“信用码”
您还可以输入140字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World Con...
好律师
首次登录,您需要设置登录密码
请使用好律师APP扫码登录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科技支撑助政法综治创新升级
创新社会治理 建设平安中国
今年9月24日中午,江苏南京丰收河内发现一具肢体残缺的无名女尸。南京警方通过治安场所轨迹信息、出租房屋数据清理、走访调查等手段,排查尸源确认死者身份;通过网上通讯记录等梳理死者关系人,明确侦查方向和对象,不到36个小时就抓获了犯罪嫌疑人。
“刑事侦查工作是科技强警的最大受益者。”江苏省公安厅刑警总队副总队长朱俊对《法制日报》记者说,在科技支撑下,江苏命案基本做到“快3慢5不过7”,即快的3天内破案,慢的5天,基本不超过7天。
近年来,一些地方创造性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最新成果来破解平安建设领域的难题,有力提升了社会治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维护了一方平安稳定。
预测犯罪
从警15年的江苏省苏州市公安局相城分局渭塘派出所民警刘伟建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再熟悉不过的日常巡逻工作,有朝一日会依靠“机器”来指挥。这台“机器”,就是苏州公安研发的犯罪预测系统。
犯罪也能预测?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科技带来的神奇力量。
就在前不久,犯罪预测系统提示,渭塘商苑街附近一块200米乘200米的区域内,当天下午可能会发生盗窃案。据此,刘伟建和同事赶到现场进行精准巡逻。
“我们发现一名背包男子形迹可疑,准备上前盘查时,该男子扔下包逃窜。被抓获后,其交代了近期实施的数起盗窃案。”刘伟建用惊叹的口气回忆起这一场景。
苏州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陈斌华介绍说,犯罪预测系统汇集了警情案事件信息、地理信息、人口、重点人员轨迹、车辆轨迹、房价、天气等数十种约8.2亿条数据,系统通过自主关联计算、前瞻性预测,每天按巡防班次向基层公安自动推送巡防重点区域。
“这是一套像阿尔法狗一样能自主思考、计算、学习的智能系统,在苏州它已经成为了一名超级警察,它不仅是一名精明的情报分析师,还是一位很称职的巡防指挥官。”陈斌华评价说。
记者在苏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见到,中心政委施庆华打开电脑,点击进入“苏州市公安局犯罪预测系统”平台进行演示。系统将各个辖区可能高发案的区域,在地图上直观地显示为一个个“方格”,点击“方格”,该区域可能会发生的犯罪类型、预测的犯罪时段等一目了然。
“借助犯罪预测系统,基层公安机关可以有针对性地动态调整巡防重点,震慑犯罪,压降各类违法犯罪警情。”施庆华说,2014年以来,苏州市公安局逐步在市区6个分局和吴江、常熟、张家港、昆山等94个派出所试点犯罪预测系统应用,各派出所违法犯罪警情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去年10月,江苏省公安厅总结推广“苏州经验”,在南京、无锡、徐州等6个地市的公安分局试点犯罪预测系统应用,试点单位刑事警情同比均明显下降,最大降幅26.7%。
数据天网
8月30日下午,一名重点人乘火车抵达南京站,此信息立即被江苏省公安厅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捕获,一张严密盯控的数据天网随即展开:该人在江苏的活动轨迹、通信数据、上网记录、寄递情况等信息及相关画面全部汇聚至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
查看音视频、关系人、吃住行销轨迹……该重点人在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系统中的关注度不断上升,直至红色警报。9月4日,G20峰会开幕当天,江苏警方对该男子实施抓捕。
据江苏省公安厅指挥中心负责人介绍,江苏实施“数据强警”战略,从今年2月起依托省市县公安指挥中心分别建立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以挖掘数据价值为引领,推动警务模式由人力粗放型向智能精细化转变,由事中事后被动处置向事前预知预警主动防范转变。
记者在位于省公安厅主楼20层的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看到,中心整体科技感十足,正面墙上是一块长约20米、宽近5米的大屏幕;两侧设有可视化操作席;正中为合成工作区,具备联合值守、情报研判、指挥调度、热线服务等功能。
“我们将民警上门收集和通过技术手段获得的信息,全部汇集到此,研判产生情报,推送到基层一线、服务实战。同时,利用大数据拓展服务群众的路径和内容。”该负责人说,“数据强警”战略提升了江苏警务实战效能,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
借助信息化推进平安建设,各地都不甘落后。广东公安构建以人脸动态识别为核心技术的“视频云+大数据”平台,特定环境下人脸动态识别准确率达70%以上,并创建深夜出入等专业研判模型,智能发现可疑人员。宁夏银川将人脸识别智能门禁系统作为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与重点人员库和在逃人员库相互关联、自动比对,提高了公安机关信息获取和发现能力。
山东省平邑县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雪亮工程”,坚持“村庄社区一个不能少”、“重点部位一处不能漏”,全县所有行政村全部安装6个以上高清探头;建设“平安智慧社区”,居民可以通过电视或下载手机APP查看视频监控实时画面,使用电视遥控器向村社区治安值班室“一键报警”救助,提升了维护公共安全能力。
电子镣铐
服刑人员、刑释人员、戒毒人员、社区矫正人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点特殊人群,管理责任大、难度大。为此,江西省司法厅充分运用大数据、云平台技术,在全国第一个建成了容量达47万多人的特殊人群大数据平台,将全省服刑人员、刑释人员、戒毒人员、解戒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等重点特殊人群的各类数据汇聚共享、交互应用,并全面对接公检法机关的相关执法类数据,实现一个入口进入、一个平台整合、一个标准分析、一个界面展示,真正做到对特殊人群的可查、可控、可帮、可管。
监狱服刑人员送外就诊如何确保安全,也是社会关注的话题。
记者在江苏省监狱管理局指挥中心看到,大屏幕上呈现10个清晰连贯的动态视频画面——为当时全省所有送外就诊服刑人员的实时画面,共10人。其中,9个为服刑人员在医院检查、治疗的画面,1个为送医途中押解车上的画面。
江苏省监狱管理局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朱志良告诉记者,江苏监狱开发应用外出就诊服刑人员押解智能管控系统,运用移动视频监控和电子镣铐定位等采集服刑人员在外的实时场景及运动轨迹,实现全程监控、即时通讯和无线定位。“电子镣铐具有定位、报警功能,服刑人员一旦超出设置的规定距离,比如离开民警5米,系统将自动向指挥中心及看押民警发出报警,以便在第一时间快速处置”。
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截至今年7月份,全国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181.9万人,在册70.6万人。北京、浙江、湖北等地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采用电子围栏等加强日常管理和考核,确保社区服刑人员不脱管失控。
江苏司法行政机关推广社区服刑人员电话语言汇报、生物识别考勤、电子定位核查等技术应用,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配备矫务通、执法记录仪等,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矫务通APP实现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定位监管、现场执法取证和信息查询等,提升了智能化监管水平。
苏州市司法局社矫处副处长孙华磊打开自己手机上的矫务通APP,任意选择一名社区服刑人员,该服刑人员当时的地理位置、活动轨迹跃然屏幕上。有了矫务通,监管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不久前的一天,孙华磊下班回家后通过矫务通抽查社区矫正重点人员,发现常熟一名社区服刑人员有越界行为,核实后该违规人员被警告处分。
云上法务
如何为人民群众提供规范、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大数据的力量让江西公共法律服务的发展升级再次破题。
江西省司法厅启动建设了全省公共法律服务云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整合全省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人民调解、法治宣传、司法考试等资源,通过“互联网+法律服务”的形态,将全省数万名法律服务专业人才连接在了一起,实现了网上找律师、办公证、求法援、寻鉴定、要调解,形成了“云上法务”。
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平台办理群众咨询法律问题1.6万余件,办理法律服务事项1.5万余件。群众称赞道:“法律服务,足不出户;手指一触,网上自助;敲打键盘,事就办完。”
上一篇: 聚焦供给侧改革:政府基金引导 社会资本跟跑
下一篇: 上海颁出个体户五证合一“首证”:个体户有了“信用码”
文章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140字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平台大事
诚信守法经营,打击假冒伪劣,维护生活正...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World Con...
1、积极回复问律师且质量较好;
2、提供订单服务的数量及质量较高;
3、积极向“业界观点”板块投稿;
4、服务方黄页各项信息全面、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