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APP客户版
找律师、咨询律师、打官司, 就上好律师网
APP律师版
随时随地,接单服务,就在好 律师APP律师版
关注好律师微信
热点法律问题分析,尽在好律 师微信公众号
近期,从相关的新闻处我们了解到,被顺丰借壳的鼎泰新材在经历了12个涨停后,近三日开始急转直下,收紧的政策给鼎泰新材重组的机构投资者们一记闷棍,在 经济发展的今天,由于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加,为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经营者吗们往往采取重组的措施来维护企业的运营。重组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有着重要的 意义,但是由于市场的不稳定性,在进行重组的过程中,企业也会面临着种种挑战与压力。
重组收紧机构逃离 鼎泰新材12个涨停急转三连跌
6月份,A股的第一“网红”是谁?不是那些天天涨停的次新股,而是可能被顺丰借壳的鼎泰新材。经历了12个涨停后,鼎泰新材近三日急转直下,累计下跌14.41%,与之相伴的是机构资金的持续净流出。
“近期,中国证监会就《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进一步规范市场俗称的‘借壳上市’行为,新规则将取消重组上市的配套融资。而有意被顺丰借壳的鼎泰新材恰好撞在枪口上,借壳成功通过的概率很低。”
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收紧的政策给赌鼎泰新材重组的机构投资者们一记闷棍,机构资金收拾‘行囊’匆匆撤离,这里当然包括公募基金。”
顺丰借壳添变数,鼎泰新材股价急转直下
截至6月24日,沪深两市共有12只股票月内股价涨幅超过100%,其中仅鼎泰新材为老股票,其余则均为刚刚上市的次新股。鼎泰新材6月份经历了12个涨停,且6次登陆龙虎榜。
鼎泰新材于5月30日公告称,公司将以截至拟置出资产评估基准日全部资产及负债作价8亿元,与顺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持有的顺丰控股100%股权作价433亿元,进行等值置换,两者差额425亿元由公司以10.76元/股发行39.4981亿股股份向顺丰控股全体股东购买。同时,公司拟以不低于11.03元/股非公开发行不超7.25亿股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80亿元。
不过,近期,中国证监会就《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让“借壳上市”难上加难,尤其是新规则将取消重组上市的配套融资,更是让顺丰借壳鼎泰新材难以成行。
在二级市场,鼎泰新材自5月31日起持续涨停板,虽然6月20日、21日“一”字涨停板盘中被打开,但该股已经创造了12个涨停的记录;6月22日、23日、24日,鼎泰新材从高点跌落,三连跌令股价下行14.41%。
机构资金持续5日净流出,兴业全球基金大概率出清
自6月20日以来,鼎泰新材已经持续5个交易日出现主力资金净流出。6月20日,该股虽然涨停,但换手率为27.53%,主力资金净流出5618万元;6月21日,该股仍旧涨停,换手率高达31.56%,主力资金净流出1.44亿元;6月22日,该股急跌7.83%,更是有1.87亿元的主力资金净流出,净流出额占比达到16.50%;6月23日、24日,该股分别跌2.08%、4.61%,主力资金分别净流出4464万元、7706万元。
龙虎榜数据同样也显示,机构在近日持续抛售鼎泰新材
6月份以来,鼎泰新材已经6次登陆龙虎榜,除6月21日、22日卖方营业部未出现“机构专用”外,其余4次均有机构在抛售股票,而买方营业部却不见机构身影。6月20日,第三大卖出席位“机构专用”净卖出4326.55万元,按照鼎泰新材当日39.35元的涨停价格来计算,该“机构专用”席位约卖出109万股。有市场人士推测,重仓该股的兴业全球基金大概率出清。
此外,6月2日、7日、16日,鼎泰新材也分别登陆龙虎榜,且在卖方营业部中均出现了“机构专用”。其中,6月2日有三个卖出席位是“机构专用”,6月7日、16日则均有一个卖方席位为“机构专用”。
今年一季度末,共有4家机构持有鼎泰新材股份。中科招商子公司中科汇通持股量最大,持有1276.48万股,占流通A股比例为15.51%;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有该股234.31万股,占流通A股比例为2.85%。公募基金中,除了华宝兴业事件驱动基金持有该股81.74万股,长盛城镇化主题基金一季度新进持有10.97万股。“作为重要股东的中科招商,并未发布减持公告,可视为尚未抛售该股。而其他机构均有可能或已经逃离该股。”北京一基金分析师对记者表示。《证券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兴业全球基金,其内部人士表示“我们一贯不评论个股,此类事件不予置评”。(证券日报)
企业在资产重组过程中的风险
由于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以及企业经营者对国家宏观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决定的企业经营者在进行企业在资产重组的时候不得不考虑的一些风险,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企业在资产重组的风险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
1、融资风险
在企业经营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全部资产包括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两部分。而企业在进行经营的时候,举债经营一般作为企业的主要经营模式。由于借入资金需要还本付息,一旦无力偿付到期债务,会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甚至破产。
尤其是当资金利润率低于借入资金利息率时,使用借入资金所获得的利润还不够支付利息,还需要动用自有资金的一部分利润来支付利息,从而降低自有资金利润率。由于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就使得资金利润率和借入资金利息率的差额具有不确定性,从而引起自有资金利润率的高低变化,进而导致融资风险。
2、政策性风险
政策风险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资产流动、产权重组的主要方面,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使得企业在重组的时候与国家政策保持一致,就需要加强政策风险管理,从而避免企业在重组时遇到的风险。
首先,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政策的导向可能在一定的时期内与重组的发展方向不一致,或者企业重组的运行状况与国家政策方向出现不相容时,就需要经营者特别注意了;其次,管理层的政策发生突然变化时就会给重组造成一定的风险。
经营者应如何应对资产重组的风险
在资产重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主要有融资风险以及政策性风险的存在,我国在司法实践中对此也做出了较为明确的界定,而如何应对该风险,就需要经营者进行有效的管理。
1、对融资风险的防范
对融资风险管理,关键是要保持一个合理的资金结构,科学地预测并且合理的规避融资风险,可以最大限度地为企业谋取经济利益。而如何保持住一个较为有利的资金结构,才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
首先,在选择融资方式的时候,首先应考虑内部积累,其次再考虑外部融资,通过各种数量分析方法,以资金成本为基础,建立起接近最优资金结构的良好结构。其次,企业的发展要适应市场经济变化,改善自身经营机制,变独资经营为股份制经营或集团经营。通过改制变借入资金为自有资金,既可以扩大企业规模,又可以减少融资风险。同时,企业在确定最优资金结构和进行融资时,应充分考虑投资回报率不低于银行存款利率这一点。能够得到投资者的稳定投资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2、对政策性风险的防范
企业在对政策风险进行管理时,要提高对政策风险的认识。对重组过程中面临的政策风险应及时地观察研究,以提高对政策风险客观性和预见性的认识;而对于政策风险的防范主要取决于市场参与者对国家宏观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取决于投资者对市场趋势的正确判断。在风险预测的基础上,合理安排重组计划,搞好风险项目的重点管理,采用科学的风险分析方法。通过对政策风险的有效管理,可以使企业避免或减少各种不必要的损失,确保重组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们通过媒体了解到,被顺丰借壳的鼎泰新材由于受到政府部门收紧的政策的影响,从而导致其投资者望而却步,这就需要经营者在进行重组经营管理中,对于国家相关政策的有效把握,应事先确定资产重组的风险度,并对可能的损失有充分的估计,通过认真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政策风险并力求避免。
上一篇: 国有企业改制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下一篇: 周强会见香港特区终审法院首席法官马道立
您还可以输入140字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World Con...
好律师
首次登录,您需要设置登录密码
请使用好律师APP扫码登录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重组收紧致使鼎泰三连跌,企业资产重组将面临什么风险
近期,从相关的新闻处我们了解到,被顺丰借壳的鼎泰新材在经历了12个涨停后,近三日开始急转直下,收紧的政策给鼎泰新材重组的机构投资者们一记闷棍,在 经济发展的今天,由于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加,为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经营者吗们往往采取重组的措施来维护企业的运营。重组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有着重要的 意义,但是由于市场的不稳定性,在进行重组的过程中,企业也会面临着种种挑战与压力。
重组收紧机构逃离 鼎泰新材12个涨停急转三连跌
6月份,A股的第一“网红”是谁?不是那些天天涨停的次新股,而是可能被顺丰借壳的鼎泰新材。经历了12个涨停后,鼎泰新材近三日急转直下,累计下跌14.41%,与之相伴的是机构资金的持续净流出。
“近期,中国证监会就《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进一步规范市场俗称的‘借壳上市’行为,新规则将取消重组上市的配套融资。而有意被顺丰借壳的鼎泰新材恰好撞在枪口上,借壳成功通过的概率很低。”
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收紧的政策给赌鼎泰新材重组的机构投资者们一记闷棍,机构资金收拾‘行囊’匆匆撤离,这里当然包括公募基金。”
顺丰借壳添变数,鼎泰新材股价急转直下
截至6月24日,沪深两市共有12只股票月内股价涨幅超过100%,其中仅鼎泰新材为老股票,其余则均为刚刚上市的次新股。鼎泰新材6月份经历了12个涨停,且6次登陆龙虎榜。
鼎泰新材于5月30日公告称,公司将以截至拟置出资产评估基准日全部资产及负债作价8亿元,与顺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持有的顺丰控股100%股权作价433亿元,进行等值置换,两者差额425亿元由公司以10.76元/股发行39.4981亿股股份向顺丰控股全体股东购买。同时,公司拟以不低于11.03元/股非公开发行不超7.25亿股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80亿元。
不过,近期,中国证监会就《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让“借壳上市”难上加难,尤其是新规则将取消重组上市的配套融资,更是让顺丰借壳鼎泰新材难以成行。
在二级市场,鼎泰新材自5月31日起持续涨停板,虽然6月20日、21日“一”字涨停板盘中被打开,但该股已经创造了12个涨停的记录;6月22日、23日、24日,鼎泰新材从高点跌落,三连跌令股价下行14.41%。
机构资金持续5日净流出,兴业全球基金大概率出清
自6月20日以来,鼎泰新材已经持续5个交易日出现主力资金净流出。6月20日,该股虽然涨停,但换手率为27.53%,主力资金净流出5618万元;6月21日,该股仍旧涨停,换手率高达31.56%,主力资金净流出1.44亿元;6月22日,该股急跌7.83%,更是有1.87亿元的主力资金净流出,净流出额占比达到16.50%;6月23日、24日,该股分别跌2.08%、4.61%,主力资金分别净流出4464万元、7706万元。
龙虎榜数据同样也显示,机构在近日持续抛售鼎泰新材
6月份以来,鼎泰新材已经6次登陆龙虎榜,除6月21日、22日卖方营业部未出现“机构专用”外,其余4次均有机构在抛售股票,而买方营业部却不见机构身影。6月20日,第三大卖出席位“机构专用”净卖出4326.55万元,按照鼎泰新材当日39.35元的涨停价格来计算,该“机构专用”席位约卖出109万股。有市场人士推测,重仓该股的兴业全球基金大概率出清。
此外,6月2日、7日、16日,鼎泰新材也分别登陆龙虎榜,且在卖方营业部中均出现了“机构专用”。其中,6月2日有三个卖出席位是“机构专用”,6月7日、16日则均有一个卖方席位为“机构专用”。
今年一季度末,共有4家机构持有鼎泰新材股份。中科招商子公司中科汇通持股量最大,持有1276.48万股,占流通A股比例为15.51%;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有该股234.31万股,占流通A股比例为2.85%。公募基金中,除了华宝兴业事件驱动基金持有该股81.74万股,长盛城镇化主题基金一季度新进持有10.97万股。“作为重要股东的中科招商,并未发布减持公告,可视为尚未抛售该股。而其他机构均有可能或已经逃离该股。”北京一基金分析师对记者表示。《证券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兴业全球基金,其内部人士表示“我们一贯不评论个股,此类事件不予置评”。(证券日报)
企业在资产重组过程中的风险
由于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以及企业经营者对国家宏观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决定的企业经营者在进行企业在资产重组的时候不得不考虑的一些风险,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企业在资产重组的风险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
1、融资风险
在企业经营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全部资产包括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两部分。而企业在进行经营的时候,举债经营一般作为企业的主要经营模式。由于借入资金需要还本付息,一旦无力偿付到期债务,会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甚至破产。
尤其是当资金利润率低于借入资金利息率时,使用借入资金所获得的利润还不够支付利息,还需要动用自有资金的一部分利润来支付利息,从而降低自有资金利润率。由于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就使得资金利润率和借入资金利息率的差额具有不确定性,从而引起自有资金利润率的高低变化,进而导致融资风险。
2、政策性风险
政策风险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资产流动、产权重组的主要方面,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使得企业在重组的时候与国家政策保持一致,就需要加强政策风险管理,从而避免企业在重组时遇到的风险。
首先,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政策的导向可能在一定的时期内与重组的发展方向不一致,或者企业重组的运行状况与国家政策方向出现不相容时,就需要经营者特别注意了;其次,管理层的政策发生突然变化时就会给重组造成一定的风险。
经营者应如何应对资产重组的风险
在资产重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主要有融资风险以及政策性风险的存在,我国在司法实践中对此也做出了较为明确的界定,而如何应对该风险,就需要经营者进行有效的管理。
1、对融资风险的防范
对融资风险管理,关键是要保持一个合理的资金结构,科学地预测并且合理的规避融资风险,可以最大限度地为企业谋取经济利益。而如何保持住一个较为有利的资金结构,才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
首先,在选择融资方式的时候,首先应考虑内部积累,其次再考虑外部融资,通过各种数量分析方法,以资金成本为基础,建立起接近最优资金结构的良好结构。其次,企业的发展要适应市场经济变化,改善自身经营机制,变独资经营为股份制经营或集团经营。通过改制变借入资金为自有资金,既可以扩大企业规模,又可以减少融资风险。同时,企业在确定最优资金结构和进行融资时,应充分考虑投资回报率不低于银行存款利率这一点。能够得到投资者的稳定投资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2、对政策性风险的防范
企业在对政策风险进行管理时,要提高对政策风险的认识。对重组过程中面临的政策风险应及时地观察研究,以提高对政策风险客观性和预见性的认识;而对于政策风险的防范主要取决于市场参与者对国家宏观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取决于投资者对市场趋势的正确判断。在风险预测的基础上,合理安排重组计划,搞好风险项目的重点管理,采用科学的风险分析方法。通过对政策风险的有效管理,可以使企业避免或减少各种不必要的损失,确保重组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们通过媒体了解到,被顺丰借壳的鼎泰新材由于受到政府部门收紧的政策的影响,从而导致其投资者望而却步,这就需要经营者在进行重组经营管理中,对于国家相关政策的有效把握,应事先确定资产重组的风险度,并对可能的损失有充分的估计,通过认真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政策风险并力求避免。
上一篇: 国有企业改制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下一篇: 周强会见香港特区终审法院首席法官马道立
文章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140字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平台大事
诚信守法经营,打击假冒伪劣,维护生活正...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World Con...
1、积极回复问律师且质量较好;
2、提供订单服务的数量及质量较高;
3、积极向“业界观点”板块投稿;
4、服务方黄页各项信息全面、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