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反倾销之风愈演愈烈 不是谁都可以实施反倾销措施的

卜媞娥 2016-05-23 09:07:00
美欧反倾销之风愈演愈烈 不是谁都可以实施反倾销措施的

自WTO成立以来,中国出口产品频遭国外反倾销,且连续很多年中国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案件最多和反倾销受害最深的国家。而今年以来,国际上对华钢材出口反倾销之风愈演愈烈,在“双反”的逼迫下中国钢材出口市场格局或将发生变化。

 

美欧反倾销之风愈演愈烈 中国钢材出口市场格局生变

 

据报道,美国商务部17日宣布终裁结果,认定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冷轧钢板产品的倾销幅度为265.79%。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方面表示正在就此商讨对策。

 

在“双反”的逼迫下,中国钢材出口市场格局悄然生变,美欧市场不再是一块香饽饽。

 

美欧反倾销硝烟四起

 

美国商务部当天发表声明说,最终认定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冷轧钢板产品的倾销和补贴幅度分别为265.79%和256.44%。美国商务部还同时认定日本出口到美国的冷轧钢板产品倾销幅度为71.35%。

 

按照美方程序,除商务部外,此案还需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终裁。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于6月30日前后作出终裁。

 

来自路透社的消息还称,美国商务部拟将进口自中国的冷轧扁钢最终进口税率提高至522%。

 

记者就此致电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协会表示内部正在积极商讨对策,具体情况将在例行信息发布会上公布。

 

除了反倾销,彭博社报道称,美国商务部还发现,中国出口的各种钢材获得了256%的政府补贴,高于初裁时的227%。

 

“反补贴的说法很难成立。”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对记者表示,“我国钢铁工业的价格竞争力来自于规模竞争优势,而非补贴和倾销。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钢铁行业是压缩产能的大户,这已经主动为国际上的过剩产能分担压力了。”

 

不仅是美国,来自欧盟的压力也与日俱增。欧委会对原产于中国的热轧卷板发起反补贴调查。今年2月份,欧盟就我国中厚板、热轧板、无缝管开展反倾销调查,同时对冷轧板做出反倾销初裁,涉及的品种数量达近400万吨,占我国对欧洲出口总量约40%。

 

然而对于国际上硝烟四起的贸易保护战,国内钢铁企业几乎都选择了直接规避。对此,白明认为,可能对于单个企业来说应诉成本较高、效果不明显,相关政府部门应当为企业提供平台,组织企业集体积极应诉、维护合法权益,主管部门也应当向世贸组织投诉反映情况。

 

出口市场份额生变

 

国内钢贸商是最早感受到美欧市场寒意的。“从去年开始,美国几乎对中国钢铁主流产品都反倾销。”国内一家钢材出口商的碳钢部经理对记者说:“两年前,我们公司线材出口到美国还有30万吨,前年开始就为零了。欧盟最近也开始对冷轧反倾销,热轧还在调查中,预计今年出口到欧洲的货也会减少。”

 

去年,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双反”调查造成了我国对北美地区钢材出口的大幅下跌。我的钢铁网提供的数据资料显示,目前美国从我国进口的钢材品种主要为涂层薄板和冷轧卷板,而2015年我国对美国的冷轧板卷出口量仅为51.6万吨,同比下降46%。

 

面对以美欧国家为代表的反倾销,中国钢铁出口市场重心也逐渐转移。“从中国钢材的整体出口形势来看,美国对中国反倾销影响不会太大。”上海钢联高级分析师魏迎松说,去年出口美国的钢材量约200万吨,占我国一个多亿的出口总量比例并不大,且美国在我国出口国家的排名也仅为第十名左右。

 

今年一季度我国钢材出口成绩单表现抢眼。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钢材出口998万吨,同比大增29.6%;一季度累计出口2783万吨,同比增长8%。

 

随着美欧出口市场的萎缩,来自东南亚的需求正在崛起。魏迎松说:“现在中国钢材出口主要增量是在钢坯、螺纹、建筑领域用钢这块,主要地区是东南亚国家,当地大量基建项目开工对钢铁原材料等需求较大,今年中国钢材出口达到一个亿并不困难,甚至有望和去年持平。”

 

近年来,东南亚市场正在快速增长。我的钢铁网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对东南亚11国出口总量达3460万吨,是2006年的5.2倍,占我国钢材出口总量的43%;对亚洲地区出口钢材7964万吨,较2006年增长了222%,占钢材出口总量比例上升到71%。(上海证券报)

 

不是谁都可以实施反倾销措施的

 

反倾销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此种附加税称为“反倾销税”。如美国政府规定:外国商品刚到岸价低于出厂价格时被认为商品倾销,立即采取反倾销措施。虽然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中对反倾销问题做了明确规定,但实际上很多国家也是各行其是,仍把反倾销作为贸易战的主要手段之一。

 

世贸组织的《反倾销协议》规定,一成员国要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遵守三个条件:

 

首先,确定存在倾销的事实;

 

第二,确定对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的威胁,或对建立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实质阻碍;

 

第三,确定倾销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按照倾销的定义,若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正常价格,就会被认为存在倾销。出口价格低于正常价格的差额被称为倾销幅度。所以,确定倾销必须经过三个步骤:确定出口价格;确定正常价格;对出口价格和正常价格进行比较。

 

正常价格通常是指在一般贸易条件下出口国国内同类产品的可比销售价格。如该产品的国内价格受到控制,往往以第三国同类产品出口价格来确认正常价格。

 

与启动反补贴调查不同的是,倾销行为的受害国在开始反倾销调查前没有与当事成员进行磋商的义务;在审查倾销对国内产业的影响时,需要考虑倾销幅度的大小并确定倾销幅度。世贸组织规定,倾销幅度不超过进口价格2%,倾销产品进口量占同类产品进口比例不超过3%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倾销幅度的最低限额。

 

反倾销措施有哪些

 

如果确定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倾销则可以采取以下抵制措施:

 

1、临时反倾销措施

 

尽管反倾销调查并未结束,但在已经初步裁定存在倾销及其造成的损害,并防止倾销在调查过程中继续造成损害,各当事方已经得到充分的提供情况和发表意见的机会的前提下,受害成员可以采取临时措施。

 

临时反倾销措施是指被调查产品的进口方政府经反倾销调查后,初步认定存在倾销并且认定倾销给其国内产业造成了损害,而对外国进口产品采取的临时限制进口的措施。这一措施的主要形式有:临时反倾销税、现金保证金、保函或其他形式的担保、预扣反倾销税等形式。

 

临时反倾销税税额或者提供的保证金、保函或者其他形式担保的金额,应当不超过初裁决定确定的倾销幅度。

 

2、价格承诺

 

除了临时措施外,还有一种补救措施是价格承诺。若出口商自愿做出了令人满意的承诺,修改价格或停止以倾销价格出口,则调查程序可能被暂停或终止,有关部门不采取临时措施或征收反倾销税。

 

价格承诺是一种协议,在此协议中出口商主动承诺提高其出口产品的价格,或者停止以倾销价格向进口国(地区)出口产品,以此消除倾销所造成的损害,进口国(地区)对其承诺予以接受并中止或者终止反倾销调查。WTO《反倾销协议》第8条规定,如果收到任何出口商关于修改其价格或停止以倾销价格向所涉及地区出口的令人满意的自愿承诺,从而使主管机关确信倾销的损害性影响已经消除,那么调查程序可以中止或终止,而不采取临时措施或征收反倾销税。而且,根据此类承诺的提价不得超过抵消倾销幅度所必需的限度。如果提价幅度小于倾销幅度即足以消除对进口成员方国内产业的损害,则这个提价幅度是可取的。

 

3、征收反倾销税

 

反倾销的最终补救措施是对倾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征收反倾销税的数额可以等于倾销幅度,也可以低于倾销幅度。

 

反倾销税,就是对倾销商品所征收的进口附加税。当进口国因外国倾销某种产品,国内产业受到损害时,征收相当于出口国国内市场价格与倾销价格之间差额的进口税。政府机构对该项产品价格状况及产业受损害的事实与程度进行调查,确认出口国低价倾销时,即征收反倾销税。

 

在世贸组织框架下,只有政府,而不是贸易商和产业界,才能采取反倾销措施。因此,一国的贸易商或产业界必须通过政府来启动反倾销程序。

 

在当今WTO的国际贸易救济体系中,反倾销措施不但是应用极为频繁,影响面非常广泛的救济手段,而且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贸易保护手段为人们所关注。自WTO成立以后,我国遭受的反倾销调查数量居高不下,即便加入WTO以后的十几年来,也未能扭转窘境,甚至因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增长,几乎年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所以妥善应对反倾销问题已成为我国积极推进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分享到:

文章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140

发表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close

好律师

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