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集团600亿债务重组方案上报待批,带你了解什么是债务重组

Gong 2016-04-10 09:01:00
中钢集团600亿债务重组方案上报待批,带你了解什么是债务重组

近来,随着供给侧政策的大力推行,债转股也成了财经热点了。债转股主要是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参与企业管理,促使企业重组,改变单一的国有资本,增加国有资本的活性。据媒体报导,其首批试点规模为1万亿,许多国有企业已蠢蠢欲动,想要成为首批试点企业了。

 

钢的救赎

 

在大宗商品价格不断走低和钢铁企业急速扩张之下,钢铁企业面临着经营困难和产能过剩等多重困境。时下,钢铁企业除了去产能,还有巨额债务困境,在巨额债务面前,则出现了频繁违约,中钢集团、东北特钢、渤海钢铁等均已出现债务违约。如何债务重组,成为这些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而近期被热议的债转股成为方式之一。据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中钢集团债务重组方案上报待批,方案中就包含了债转股,占债务的一半。业内人士认为,债转股为钢铁企业改革提供良机,但是也需要警惕其成为去产能的障碍。

 

这套来之不易的重组方案目前已经上报给国资委、银监会并等待国务院的批复。方案涉及与几十家银行谈成的减债、展期、债转股等条款,最终债务规模有望降至600亿元左右,其中,债转股的比例大约占到一半,展期的部分债务时限为6年。

 

“(债务重组)方案现已上报给国资委、银监会等部门了,然后等国务院批复,所以还要再等一等。”4月6日上午,一位接近中钢集团高层的知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方案涉及与几十家银行谈成的债转股、减债、展期等协议条款,最终债务规模将降至600亿左右,债转股的比例大约占到一半。

 

采访中,钢铁行业分析师徐向春及北京市破产法学会副会长郑志斌等行业人士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近期钢铁煤炭等领域频现债务违约,债转股这种债务解决方式,将为国有钢铁、煤炭等企业改革、去杠杆提供宝贵的时间和机遇。但也有机构强调,要警惕僵尸企业利用债转股的方式逃避债务并借机“还魂”,最后成为化解过剩产能的障碍。

 

600亿债务半数债转股

 

上述知情人士在电话中感慨,“一家在行业寒冬中陷入困境的企业,分别与几十家银行谈判博弈,最后拿出一套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非常不容易。”

 

经其确认,这套来之不易的重组方案目前已经上报给国资委、银监会并等待国务院的批复。方案涉及与几十家银行谈成的减债、展期、债转股等条款,最终债务规模有望降至600亿元左右,其中,债转股的比例大约占到一半,展期的部分债务时限为6年。

 

在资深行业分析师徐向春看来,中钢债务重组方案上报待批,是中钢集团自2014年国庆遇到债务危机以来最大的利好,以债转股和展期的方式,为中钢的改革调整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中钢集团是国资委主管的钢铁矿产行业大型央企,旗下拥有所属二级单位65家,其中包括两家上市公司中钢国际和中钢天源。在钢铁矿业鼎盛时期,中钢集团曾跻身世界500强资产总值高达1600多亿,2008年还被国资委评为国资典型。

 

2014年下半年袭来的大宗商品寒冬让中钢集团陷入更艰难的处境。矿价断崖式暴跌,钢铁产能过剩及前些年管理经营不佳,中钢集团在2014年9月开始出现债务违约,随后一年来一直在努力化解债务危机。

 

现任中钢集团总裁徐思伟正是在2014年国庆后临危上任的中钢新掌舵者。在其主导下,中钢开启了新一轮伤筋动骨式的改革,包括旗下三家钢铁业务子公司合并,并对集团进行机构精简及人员分流等措施。

 

中钢国际3月11日发布的财报显示,改革正在取得效果,2015年中钢国际共实现营收97.5亿元,较去年减少13.1亿,同比下降11.84%;全年实现净利润4.75亿元,同比增长158%;同时其全年营业成本已大幅压缩了近14亿元。其中,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减少约5000万元、1.65亿元。

 

与此同时,中钢集团通盘的债务重组也稳步推进。该知情人士称,2015年以来,中钢集团不断与各家银行展开债务重组谈判,但其进展十分艰难。此前21世纪经济报道曾连续关注中钢债务问题,截止到2014年12月底,中钢集团及所属72家子公司的债务总额逾1000多亿元,其中金融机构债务近750亿元,牵涉境内外80多家银行,其中还包括一些信托、金融租赁公司。

 

去年底,中钢集团一位内部人士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债务重组正在紧张谈判,待完成方案后有望春节前后提交给上级部门。6日上午,上述知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确认了债务重组方案已上报国资委及银监会的消息。

 

6日下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从一位已离职的中钢前高层人士处获悉,在600亿债务中的债转股部分,或由国资委下属的一家专门负责管理、接收企业重组改制等产权及资金的平台“中国诚通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对接。但此消息尚未经中钢集团官方确认。

 

官网资料显示,中国诚通资产管理公司(简称“诚通资产公司”)是国务院国资委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试点单位——中国诚通控股集团全资子公司,为诚通集团统一的资产经营平台,拥有“三个经营目标”,即服务诚通集团资产经营主业发展、服务央企布局结构调整、服务社会资源整合;承担“三项任务”,即企业改制退出及项目孵化任务、持有并管理接收企业的产权和改革成本费用资金统一核算与归集。(搜狐财经)

 

带你了解债务重组

 

由于商品价格不断走低以及国有钢铁企业急速扩张,钢铁企业面临着经营困难和产能过剩等多重困境,已负债累累了。而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债务重组是最好的方式,那什么是债务重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债务重组又称债务重整,是指债权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也就是说,只要修改了原定债务偿还条件的,即债务重组时确定的债务偿还条件不同于原协议的,均作为债务重组。

 

债务重组的原则。一般应遵循的程序是核销已经损失或无法收回的资产及损益账户上的借方余额,对资产进行重估价,以确定其对于企业的当前价值。确定企业在不继续融资的情况下是否能够继续交易,或者如果需要进行继续融资,确定所需的金额、形式以及可提供融资的人士。企业按照需要注销债务的规模以及所需融资的金额,确定合理的方式,在为公司提供资金的各方间分散注销的影响。

 

债务重组从本质而言,是一项法律活动,其是旨在通过一定的方式改变债权人与目标公司(债务人)之间原有债权债务合同关系的过程。例如,以资产清偿方式进行的重组,是债权人与目标公司变更债权、债务合同并依约履行的行为;以债权转股权方式的重组,将债权人与目标公司之间的债权、债务合同关系转变为股权投资关系;以修改债务条件方式进行的重组,则是对债权人与目标公司原有合同项下权利义务的变更。至于在法院主持下达成的重组协议及其履行过程,其法律属性更是毋庸置疑的。

 

另一方面,债权人与目标公司债务重组这一缔约过程的核心是双方间重新进行的债权、债务确认。而该确认本身就体现着新的法律关系的产生。

 

债务重组的方式

 

1、以资产清偿债务

 

债务人转让其资产给债权人以清偿债务的债务重组方式。债务人通常用于偿债的资产主要有:现金、存货、金融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以现金清偿债务,通常是指以低于债务的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如果以等量的现金偿还所欠债务,则不属于债务重组。

 

2、债务转为资本

 

债务人将债务转为资本,同时债权人将债权转为股权的债务重组方式。但债务人根据转换协议,将应付可转换公司债券转为资本的,则属于正常情况下的债务资本,不能作为债务重组处理。

 

3、修改其他债务条件

 

减少债务本金、降低利率、免去应付未付的利息等。

 

4、以上三种方式组合

 

采用以上三种方式共同清偿债务的债务重组形式。

 

(1)债务的一部分以资产清偿,另一部分则转为资本;

 

(2)债务的一部分以资产清偿,另一部分则修改其他债务条件;

 

(3)债务的一部分转为资本,另一部分则修改其他债务条件;

 

(4)债务的一部分以资产清偿,一部分转为资本,另一部分则修改其他债务条件。

 

与同样具有消灭债权债务关系功能的破产程序相比,困难债务重组体现为双方当事人之间的谈判与协议的过程,法律干预程度较低,与破产程序的“法定准则”及“司法主导”两大特征形成鲜明的对比。

 

债务重组是当事人之间的协商活动,应当贯彻、体现法律对缔约过程所要求的平等、自愿、互利诸原则,以均衡双方当事人的利益。由于债务重组本身意味着债权人作出了让步,遭受一定的利益损失,这就更需要人们关注如何在这一协议过程中实现利益均衡的问题。

分享到:

文章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140

发表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close

好律师

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