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APP客户版
找律师、咨询律师、打官司, 就上好律师网
APP律师版
随时随地,接单服务,就在好 律师APP律师版
关注好律师微信
热点法律问题分析,尽在好律 师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可谓是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毫无疑问其中的P2P行业即网络借贷领域一直都备受关注,当前P2P已成为中小微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同时也日益暴露出平台及其法律环境等方面的缺陷。就连农行都因风险事件而关闭涉P2P交易接口,所以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在选择P2P平台时就更应注意某些法律风险。
农行关涉P2P交易接口 业内:没听说中行有类似行动
据媒体报道称,中国农业银行(电子银行部)于近日发布了《关于立即停止与违规违约支付机构合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近期,P2P网贷平台风险事件频发,涉及客户群体及资金损失金额较大,引起社会和舆论广泛关注。“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向P2P平台提供了农行卡支付通道,导致风险蔓延至我行,给我行声誉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为此,农业银行要求“立即关闭全部涉P2P交易接口”。
搜狐财经联系了中国农业银行新闻处,相关人员表示,正在向相关业务部门了解情况。
其他几家大行他们是否也有类似行动?中国银行网络金融部相关人士对搜狐财经表示,没听说中国银行有类似的动作。
据媒体报道称,农业银行在通知中明确表示,“严禁各级机构为P2P等各类网络借贷平台提供任何网络支付接口,严禁合作第三方支付机构将我行任何网络支付接口,提供给P2P等各类网络借贷平台。各行须立即全面排查辖区内支付机构合作接口,一经发现以上情况,立即关闭相关支付机构接口。”
有消息称,目前包括易宝支付、汇付天下、宝付支付、通联支付在内的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已响应农行要求。
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P2P平台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监管体系逐渐清晰,各银行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排查力度也将加大,而第三方支付公司对于向P2P平台开放接口的态度,或也将日渐谨慎。(搜狐财经)
我国P2P网贷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我国P2P网贷市场存在风险,一旦集中爆发,不少平台会因涉嫌诈骗、自融或者提现困难等问题而倒闭,去年已有多家平台跑路。如果大家优先知道P2P网贷所存风险,或许还可以采取相关的防范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我国P2P网贷的法律风险
我国P2P网贷行业一直处于“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监管机构”的“三无”状态,且相关法律规范模糊,致使该行业内存在一定乱象,这就导致一定的法律风险,具体为:
1、电子合同及电子签名存在隐患
电子合同及电子签名的使用在民事行为中是比较普遍的,它能够使双方在互联网条件下完成合同的签订,具备了方便、快捷的优势,但在便捷的基础上,我们仍然不能忽视电子合同所存在的弊端和法律风险。首先,电子数据具有易消失性。电子数据以计算机储存为条件,是无形物,一旦操作不当可能抹掉所有数据。其次,电子数据具有易改动性。计算机信息是用二进制数据表示的,数据或信息被人为地篡改后,如果没有可对照的副本、映像文件则难以查清、难以判断。
根据《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支付机构采用电子签名方式进行客户身份认证和交易授权的,应当优先由合法的第三方认证机构提供认证服务。”该规定目前尚处于草案阶段,若得以实施,在采用电子签名方式的同时能够由第三方认证机构有效介入,便可以进一步弥补电子签名所存在的弊端,不过目前尚无定论。
因此,目前想要保证电子数据完整性、有效性,不仅需要建立在后台技术完善的基础上,更要求互联网平台在进行相关操作时细微、谨慎,如若忽略数据保存或一旦操作不当,必将造成损失。
2、信息安全风险,个人信息易遭泄露
目前网络金融的最突出问题是“三无”,即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机构监管,仅作为普通企业要求。而为了确保交易双方身份的真实性,互联网平台需要储存大量的个人信,如姓名、年龄、住址等,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也就带来了信息安全的道德风险,个人资料泄露等事件时有发生。如果平台没有对客户的个人信息做好保密措施,网站的保密技术被破解,将极容易导致泄露。
另外,由于互联网金融的业务主体无法进行现场确认各方的合法身份,交易信息均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无法进行传统的盖章和签字,存在可能被非法盗取、篡改的风险。
3、征信系统不完善,可能引发的违约风险
在P2P网络借贷平台进行交易撮合时,主要根据借款人提供的身份证明、财产证明、缴费记录等信息评价借款人的信用。一方面,此种证明信息极易造假,给信用评价提供错误的依据;另一方面,即使是真实的材料,也不免存在片面性,无法全面的了解借款人的信息。如果以债权形式进行融资,那么出借人面临最为突出的风险是借款人违约,即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而导致的损失,若加之其所提供的身份证明等资料存在造假,出借人将面临诉讼无门的困境。
4、资金的第三方存管制度缺失,大量资金沉淀存在安全隐患
第三方支付平台在互联网金融中承担着资金周转的作用,沉淀资金往往会在第三方处滞留两天至数周不等,由于缺乏有效的担保和监管,大量的资金沉淀将会导致其信用风险指数加大,同时也加大了资金被挪用的风险,若缺乏有效的流动性管理,更可能引发支付风险。
另外,仍有部分P2P网络借贷及众筹平台在没有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前提下,并没有建立资金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资金托管,而由平台来掌控资金,根据中国人民银令〔2010〕第2号《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任何非金融机构和个人不得从事或变相从事支付业务。”其行为不仅涉嫌违章操作,还会有大量投资者资金沉淀在平台账户里,如果没有外部监管,就存在资金被挪动甚至携款跑路的风险,近年此类案例层出不求,在资金安全监管空白的当下,风险仍不容忽视。
5、易触碰“高利贷”风险
高利率是网贷得以风靡的主要原因,如果只是按照法律规定的利率水平来放贷,考虑到网络借贷的风险性,部分投资者可能就会放弃在网上放贷的想法。由于网贷平台上的收益水平远远高于其他投资渠道,且在当前投资渠道较为匮乏的情况下,人们通过网贷平台获取高收益越来越普遍。试图在网络上放贷以获取较高的利润,还有一些人则试图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借贷,然后在另一个网络平台上放贷,赚取差价,而其中的风险值得关注,一旦某债务人违约或者缺乏履约能力,那么资金链就会断裂,将引发连锁风险。
我国P2P网贷的风险防范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在国家监管政策未完备,行业鱼龙混杂的情况下,我们在选择P2P网贷时也只能是尽量避免风险,同时要注重自律。在防范风险时可以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首先要通过成立时间、注册规模、营业网点布局、模式等方面进行初步分析选择。成立时间很短的P2P平台,用标等各种推广活动,推荐资金量大、收益高的产品,要特别注意。
2、看平台的创始人和股东实力。查询ICP注册备案,除了看是否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公司审核,还要确认平台宣传备案的股东和P2P平台之间的准确关系。此外,由知名投资公司投资可能会有保证一些。
3、对借款人信息充分了解。要了解平台是不是有优质的借款人,甚至是通过什么途径发掘的借款人。了解该P2P平台如何验证借款人自行上报的个人信息?是否实地考察?是否通过同业征信平台了解借款人在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借款信用信息等。
4、看借款者的借款需求,了解借出资金流向。有的借款人将钱拿去投资房地产或者是股票,坏账率很高。
5、看平台的担保形式及风险保障程度。目前,P2P平台的担保方式通常有:无担保、风险保证金补偿(这部分要与坏账率比例进行比较,以及风险保证金上期期末余额与本期代偿数额的比率)、公司担保(P2P平台直接担保、或专业担保机构担保)。
6、了解该P2P平台的坏账率。这个信息有的平台是由第三方专业公司鉴证公布,有的是自行发布,公布频率也有所不同。同时,有的平台会向投资者定期公布对应借款人的违约情况报告。
P2P行业在中国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未来还有很多发展的空间和改进的地方。在产品创新、服务实体、合规经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等方面还有许多需要大家共同探索,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市场的环境会发展得越来越成熟,我们对P2P行业的认识也会更加理性,无论是投资人、借款人还是广大互联网金融创业者都会伴随着这个行业的稳步发展而受益匪浅。
上一篇: 53岁大姐频遭前男友骚扰 被索要50万赔偿费
下一篇: 实践中如何识别合同诈骗
您还可以输入140字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World Con...
好律师
首次登录,您需要设置登录密码
请使用好律师APP扫码登录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农行关涉P2P交易接口 我国P2P网贷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可谓是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毫无疑问其中的P2P行业即网络借贷领域一直都备受关注,当前P2P已成为中小微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同时也日益暴露出平台及其法律环境等方面的缺陷。就连农行都因风险事件而关闭涉P2P交易接口,所以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在选择P2P平台时就更应注意某些法律风险。
农行关涉P2P交易接口 业内:没听说中行有类似行动
据媒体报道称,中国农业银行(电子银行部)于近日发布了《关于立即停止与违规违约支付机构合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近期,P2P网贷平台风险事件频发,涉及客户群体及资金损失金额较大,引起社会和舆论广泛关注。“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向P2P平台提供了农行卡支付通道,导致风险蔓延至我行,给我行声誉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为此,农业银行要求“立即关闭全部涉P2P交易接口”。
搜狐财经联系了中国农业银行新闻处,相关人员表示,正在向相关业务部门了解情况。
其他几家大行他们是否也有类似行动?中国银行网络金融部相关人士对搜狐财经表示,没听说中国银行有类似的动作。
据媒体报道称,农业银行在通知中明确表示,“严禁各级机构为P2P等各类网络借贷平台提供任何网络支付接口,严禁合作第三方支付机构将我行任何网络支付接口,提供给P2P等各类网络借贷平台。各行须立即全面排查辖区内支付机构合作接口,一经发现以上情况,立即关闭相关支付机构接口。”
有消息称,目前包括易宝支付、汇付天下、宝付支付、通联支付在内的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已响应农行要求。
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P2P平台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监管体系逐渐清晰,各银行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排查力度也将加大,而第三方支付公司对于向P2P平台开放接口的态度,或也将日渐谨慎。(搜狐财经)
我国P2P网贷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我国P2P网贷市场存在风险,一旦集中爆发,不少平台会因涉嫌诈骗、自融或者提现困难等问题而倒闭,去年已有多家平台跑路。如果大家优先知道P2P网贷所存风险,或许还可以采取相关的防范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我国P2P网贷的法律风险
我国P2P网贷行业一直处于“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监管机构”的“三无”状态,且相关法律规范模糊,致使该行业内存在一定乱象,这就导致一定的法律风险,具体为:
1、电子合同及电子签名存在隐患
电子合同及电子签名的使用在民事行为中是比较普遍的,它能够使双方在互联网条件下完成合同的签订,具备了方便、快捷的优势,但在便捷的基础上,我们仍然不能忽视电子合同所存在的弊端和法律风险。首先,电子数据具有易消失性。电子数据以计算机储存为条件,是无形物,一旦操作不当可能抹掉所有数据。其次,电子数据具有易改动性。计算机信息是用二进制数据表示的,数据或信息被人为地篡改后,如果没有可对照的副本、映像文件则难以查清、难以判断。
根据《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支付机构采用电子签名方式进行客户身份认证和交易授权的,应当优先由合法的第三方认证机构提供认证服务。”该规定目前尚处于草案阶段,若得以实施,在采用电子签名方式的同时能够由第三方认证机构有效介入,便可以进一步弥补电子签名所存在的弊端,不过目前尚无定论。
因此,目前想要保证电子数据完整性、有效性,不仅需要建立在后台技术完善的基础上,更要求互联网平台在进行相关操作时细微、谨慎,如若忽略数据保存或一旦操作不当,必将造成损失。
2、信息安全风险,个人信息易遭泄露
目前网络金融的最突出问题是“三无”,即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机构监管,仅作为普通企业要求。而为了确保交易双方身份的真实性,互联网平台需要储存大量的个人信,如姓名、年龄、住址等,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也就带来了信息安全的道德风险,个人资料泄露等事件时有发生。如果平台没有对客户的个人信息做好保密措施,网站的保密技术被破解,将极容易导致泄露。
另外,由于互联网金融的业务主体无法进行现场确认各方的合法身份,交易信息均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无法进行传统的盖章和签字,存在可能被非法盗取、篡改的风险。
3、征信系统不完善,可能引发的违约风险
在P2P网络借贷平台进行交易撮合时,主要根据借款人提供的身份证明、财产证明、缴费记录等信息评价借款人的信用。一方面,此种证明信息极易造假,给信用评价提供错误的依据;另一方面,即使是真实的材料,也不免存在片面性,无法全面的了解借款人的信息。如果以债权形式进行融资,那么出借人面临最为突出的风险是借款人违约,即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而导致的损失,若加之其所提供的身份证明等资料存在造假,出借人将面临诉讼无门的困境。
4、资金的第三方存管制度缺失,大量资金沉淀存在安全隐患
第三方支付平台在互联网金融中承担着资金周转的作用,沉淀资金往往会在第三方处滞留两天至数周不等,由于缺乏有效的担保和监管,大量的资金沉淀将会导致其信用风险指数加大,同时也加大了资金被挪用的风险,若缺乏有效的流动性管理,更可能引发支付风险。
另外,仍有部分P2P网络借贷及众筹平台在没有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前提下,并没有建立资金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资金托管,而由平台来掌控资金,根据中国人民银令〔2010〕第2号《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任何非金融机构和个人不得从事或变相从事支付业务。”其行为不仅涉嫌违章操作,还会有大量投资者资金沉淀在平台账户里,如果没有外部监管,就存在资金被挪动甚至携款跑路的风险,近年此类案例层出不求,在资金安全监管空白的当下,风险仍不容忽视。
5、易触碰“高利贷”风险
高利率是网贷得以风靡的主要原因,如果只是按照法律规定的利率水平来放贷,考虑到网络借贷的风险性,部分投资者可能就会放弃在网上放贷的想法。由于网贷平台上的收益水平远远高于其他投资渠道,且在当前投资渠道较为匮乏的情况下,人们通过网贷平台获取高收益越来越普遍。试图在网络上放贷以获取较高的利润,还有一些人则试图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借贷,然后在另一个网络平台上放贷,赚取差价,而其中的风险值得关注,一旦某债务人违约或者缺乏履约能力,那么资金链就会断裂,将引发连锁风险。
我国P2P网贷的风险防范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在国家监管政策未完备,行业鱼龙混杂的情况下,我们在选择P2P网贷时也只能是尽量避免风险,同时要注重自律。在防范风险时可以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首先要通过成立时间、注册规模、营业网点布局、模式等方面进行初步分析选择。成立时间很短的P2P平台,用标等各种推广活动,推荐资金量大、收益高的产品,要特别注意。
2、看平台的创始人和股东实力。查询ICP注册备案,除了看是否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公司审核,还要确认平台宣传备案的股东和P2P平台之间的准确关系。此外,由知名投资公司投资可能会有保证一些。
3、对借款人信息充分了解。要了解平台是不是有优质的借款人,甚至是通过什么途径发掘的借款人。了解该P2P平台如何验证借款人自行上报的个人信息?是否实地考察?是否通过同业征信平台了解借款人在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借款信用信息等。
4、看借款者的借款需求,了解借出资金流向。有的借款人将钱拿去投资房地产或者是股票,坏账率很高。
5、看平台的担保形式及风险保障程度。目前,P2P平台的担保方式通常有:无担保、风险保证金补偿(这部分要与坏账率比例进行比较,以及风险保证金上期期末余额与本期代偿数额的比率)、公司担保(P2P平台直接担保、或专业担保机构担保)。
6、了解该P2P平台的坏账率。这个信息有的平台是由第三方专业公司鉴证公布,有的是自行发布,公布频率也有所不同。同时,有的平台会向投资者定期公布对应借款人的违约情况报告。
P2P行业在中国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未来还有很多发展的空间和改进的地方。在产品创新、服务实体、合规经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等方面还有许多需要大家共同探索,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市场的环境会发展得越来越成熟,我们对P2P行业的认识也会更加理性,无论是投资人、借款人还是广大互联网金融创业者都会伴随着这个行业的稳步发展而受益匪浅。
上一篇: 53岁大姐频遭前男友骚扰 被索要50万赔偿费
下一篇: 实践中如何识别合同诈骗
文章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140字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平台大事
诚信守法经营,打击假冒伪劣,维护生活正...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World Con...
1、积极回复问律师且质量较好;
2、提供订单服务的数量及质量较高;
3、积极向“业界观点”板块投稿;
4、服务方黄页各项信息全面、完善。